在忙碌生活的現在若偶爾四處張望,總能看到山邊出現白色點點,我們就知道「桐花季」來了!今年天氣熱得快,三月就開始能看到桐花逐步綻放,而到了五月滿山盛開。

桐樹曾經是台灣農村重要的經濟作物,早年日本人將桐樹大量引入台灣北部丘陵地種植,它的桐油是製作油漆的重要原料,例如美濃紙傘就是用桐油來加強防水功能;桐木則可以製作家具、木屐、牙籤、火柴棒等。「當社會變遷,油桐產業己被其他工業取代,只有滿山花開,盛開如雪,如果轉化成觀光休閒產業符碼,將是全新的詮釋。」從桐樹的生長地理環境來看,桐樹大多分布在北台灣的客家山林,與客家人生活區域相同;桐樹生長在丘陵、山坡地及貧瘠的黃紅土,且生長環境越差,花開得越漂亮,這項特性與客家人隨遇而安的精神相符合。
政府所規劃的桐花步道,都是早期客家挑農產貨品步行的古道,如桃園龍潭小粗坑古道、新竹鹿寮坑、獅頭山藤坪古道及苗栗獅潭大窩寮、頭屋鳴鳳古道⋯⋯都是早年客家人在山林農作勞動走出來的古徑。桐花盛開季節因此被賦予並定調為象徵客家文化意義的客家桐花祭。
以下是客委會所出版的賞桐步道,讓人兼具健行運動與賞花:



步道通常位在郊區,除了自駕之外,還需要查複雜的公車路線。不妨搭乘現在的一個方便的交通接駁服務:Tripool。在出發前提一天預訂,將會有專車前來接送,而且比市面上的計程車更為便宜。一起去賞花健行吧!